【课程详情】
探索习题实验化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广东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专题研讨活动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依据,课标将“基于观察与实验”作为物理课程基本性质之一。
习题是用作教学训练的题目,通常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呈现。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改革课堂教学环节,应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实验局限于新课引入或知识理解,并错误地将习题作为教学的落脚点,造成习题和实验的人为割裂。同时,“基于观察与实验”作为物理课程的基本性质,实验理应贯穿于物理教学各个环节,物理习题教学环节也不能例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课题组通过十年探索,提出并系统实施了习题实验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物理习题实验化教学,是指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将经典习题情境转化为真实实验的教与学的活动整合。习题实验化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着眼于学生学业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面对未知世界能力的培养。
本场活动以“探索习题实验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活动形式有习题实验化教学实践成果汇报、习题实验化师生分享、习题实验化优秀课例展示、专家点评、教研沙龙等环节;在传递先进理念、分享专家观点的同时,为一线教师提供易借鉴、易操作、易推广的“物理习题实验化”的策略、路径,进而达到发挥教研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支撑作用,引导教师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目的。
三、活动时间
中国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网易新闻广东、粤教研、广东教育传媒、中国移动和教育、粤教翔云
(一)须明确14天内无前往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二)要接受体温检测和粤(穗)康码检查,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三)要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按规定做好手部卫生措施。
(四)参与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报告会场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到定点医院就医。
彭前程,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审、资深编辑,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主编,
2019年修订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总主编。2011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组成员,2003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研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初、高中课程改革培训专家,博士后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黄恕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高中物理教科书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教科书(2019年版)总主编之一;江西省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理事长;江西省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张玉峰,博士,北京市特级教师,物理教研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理事、北京市教育学会物理专委会秘书长。国家新课程“领航工程”成员。北京市科协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长期从事学习诊断、教学改进和创新人才研究。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核心编者、教学用书主编。《中学物理》编委。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学物理》等发表论文80余篇,人大复印转载10余篇;出版专著《高中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及其教学应用研究》。
余耿华,硕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广东省教育学会物理专委会常务理事,主持制订《广东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参与多个省级文件制定或修订,担任华南师大和广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担任多届华南师大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等4项。在《物理教师》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或核心讲授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及中国大学慕课课程。指导省内各地市教研活动,指导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作室和省、市多个名师工作室;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提出(思维)闯关教学和中学物理积件实验教学体系,主要研究方向:课堂教学、学习困难、闯关教学、实验改进创新、实验教学等。
姚跃涌,广东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学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粤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副总主编,全国优秀教研员,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教材培训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任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物理教研员、职教科主任,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践导师。曾被聘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董事长,现任深圳市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副会长。主持9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出版著作10部,教学用书6套。主持研制《广东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其中有5项成果被省级行政部门转化为正式文件。教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参与国家、省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方案研制。
向敏龙,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新一轮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嘉应学院兼职教授,现任河源市东源县教师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兼质量监测部部长。主持省级课题3项,近年来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个人专著《理蕴人文以情诱思》,主编论著《情思物理》。
黄正玉,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现任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特约编辑,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主持省、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参与省、市级考试命题工作。“物理习题实验化教学”的首倡者和实践者,创新研究成果《习题实验化:物理习题教学的创新实践》荣获2020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先后获得全国发明协会科研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科技辅导员、深圳市直属学校年度教师提名奖、深圳市赴美海外培训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